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Mail2000 V6] 搜尋篇

介面差異
舊版中的信箱搜尋系統稱「信箱搜尋」,而在新版中則改稱「Mail2000 快找幫手」。「Mail2000 快找幫手」這個稱號很好聽,也凸顯搜尋系統比前一代還要強,至於到底跟前一代比較起來有多強呢?以下討論之:

如果要找東西,想必大家都跟小編一樣,很直覺的就在郵件系統的右上角那邊輸入打字來搜尋!這或許在舊版中可以完整發揮搜尋系統的效能,如果對新版來說,這只是基本功能而已,那究竟「搜尋系統」的完整入口在哪裡呢?

進入搜尋系統流程圖
進入搜尋系統流程圖
Step1.點選搜尋列旁的「+」圖示
Step2.選擇「進階搜尋」
Step3.成功進入系統


整體介面差異
1.舊版搜尋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基本傳統型的系統,透過「單一」的條件(七大條件之一),來搜尋所需的資料,如下圖。

舊版搜尋系統
舊版搜尋系統

2.新版搜尋系統
其搜尋的條件可以「相互交叉」搜尋,不再是傳統的獨立單一條件來搜尋,進而達到更精準的搜尋結果。

新版搜尋系統
新版搜尋系統

新舊搜尋系統運作原理
新舊搜尋系統運作原理


五大整合搜尋
所謂的五大整合系統,是將原本於舊版本中,往往找資料都要到某個單元(如:通訊錄)內的搜尋列上(如下圖),方可搜尋,而透過這個整合系統的協助下,不須再到特定的單元中,可以快又準的找到「所要的資料」或「相關資料」。

此系統又可分五大類來搜尋,分別為:
1.快速尋找:找尋的對象有「信件」、「通訊錄」、「我的檔案」、「隨手記」。
2.信件搜尋:除了基本的郵件資訊外,也包含標籤、外部郵件、未讀等一堆條件來找尋所需的信件。
3.通訊錄搜尋
4.我的檔案搜尋
5.隨手記搜尋

舊版本搜尋通訊錄
舊版本搜尋通訊錄
Step1.需先至通訊錄中
Step2.在”通訊錄”中的搜尋欄位輸入關鍵字
Step3.點選搜尋
Step4.完成搜尋

在舊版的系統中(如上圖),就如同剛才所提及的,以往皆必須到各個「子單元(集合)」中來做搜尋的動作,讓使用者須一一的找所需的資料,無法透過一個有效的平台來加以整合,間接造成沒效率的搜尋。然而,透過新版的搜尋系統,不須刻意到通訊錄,或是其他子單元(我的檔案、隨手記等),來一一的找所需的資料,而是一個有效的整合平台(見下圖:單一搜尋),甚至透過「快速尋找」可以一次找所有子單元的東西(見下圖:多元搜尋),讓搜尋的結果更Smart、更快、更準、更方便。

新版本搜尋通訊錄 - 單一搜尋
新版本搜尋通訊錄 - 單一搜尋
Step1.至搜尋系統
Step2.選擇”通訊錄”欄位,並且輸入關鍵字
Step3.點選搜尋
Step4.完成搜尋

多元搜尋
多元搜尋
Step1.至搜尋系統
Step2.選擇”快速尋找”欄位,並且輸入關鍵字
Step3.點選搜尋
Step4.完成搜尋:其結果收集來自信件、我的檔案、通訊錄以及隨手記

「快速搜尋」提供多元、不同類別間的資料搜尋整合結果,讓以往須慢慢找的使用者,方便了不少。其提供的搜尋結果,不只是結果,是更Smart的結果

更Smart的搜尋結果
更Smart的搜尋結果

新的搜尋系統真的非常好用,但還是有小地方希望可以改善:
1.有時候點選搜尋結果後,「點選上一頁」欲往回搜尋結果頁面,但無法回去,會有空白畫面的情形發生。
2.建議Mail2000在某個地方放一個進入搜尋系統的明顯按鈕,否則可能很少人知道這邊有改變過

[Mail2000 V6] 通訊錄篇

介面差異
到目前為止,跟其他幾篇相比較起來,我敢保證「通訊錄」無論在介面或是功能性方面,新舊兩介面比較下,差異是超級小的,加上通訊錄是比較單純的東西,故本篇幅可能會是所有篇幅中最短的一篇。

新增
1.支援「Microsoft Outlook 2007 中/英文版」CSV檔的匯入與匯出

部分修改
1.編輯資料
(1)住家
「電話一」、「電話二」在新版中改成「室內電話一」、「室內電話二」

(2)公司
「電話一」、「電話二」在新版中改成「室內電話一」、「室內電話二」
「手機一」、「手機二」在新版中改成「行動電話一」、「行動電話二」

小缺陷
與「信件匣篇」中開新視窗後發生頁碼的情況類似,顏色在新版的頁數反而不清楚,這可能是工程師沒考慮到面板風格不同,進而造成的因素。

新版通訊錄頁數小缺陷
新版通訊錄頁數小缺陷

[Mail2000 V6] 個人設定篇

介面差異
新、舊兩版之個人設定在介面上之差異性並不大,多數舊有的功能,在新版中依舊保持著,其最大的差異還是在圖示的更新,以及部分文字、名稱的變更。

功能選項差異
參閱新舊對照圖(下圖),可以非常的明顯看得出來有何不同,部分選項稍後詳細介紹之。

新舊版本功能選項差異
新舊版本功能選項差異

1.密碼設定
密碼強迫設定其「密碼強度」至少要為 < 中 >

2.個人資料
新版除「個人資訊」外,亦增加「住家資訊」以及「公司資訊」。而就「個人資訊」方面來說,也更加細分成許多資料區塊,讓使用者填寫。

3.使用環境
舊版「個人化設定」以及「進階功能設定」在新版當中,將其內容分布至三大類:「一般」、「郵件」、「撰寫」,詳情看下表格。

「使用環境」於新舊版本之對照表格
「使用環境」於新舊版本之對照表格

此外,於新版中也新增一些實用的功能選項,例如:「時區」、「新信通知」、「寄出後刪除草稿」

4.面板風格
此項其實在舊版便有,只是提供文字版選擇,其歸類在「使用環境」的選項中,而新版則將此項移出。在新版中提供色彩圖片讓使用者來選擇,進而不須去盲目猜測文字所表達的訊息。除此之外,新版提供的選擇也變多了!

新舊版「面板風格」選取方式之差異
新舊版「面板風格」選取方式之差異

5.簽名檔、左側功能選單、等級設定
其功能原則上都一樣不變,新增一些說明文字、或是修改部分的名稱。

6.簡易廣告信過濾
由原本標題「廣告信管理」改之(避免唸起來很難唸?笑)

7.自動回覆、自動轉寄、信件過濾
大多數的人應該跟小編一樣,比較少用到這幾項功能吧?比較一下新版與舊版的介面,發現新版讓畫面簡化了不少,透過月曆點選的方式,加上選項簡化,讓使用者不會像在舊版中眼花撩亂。

「自動回覆」、「自動轉寄」在尚未勾選啟動前,起內容是無法編輯,而且顏色都打亮,讓使用者可很明顯地區分出來,見下圖。

啟用/非啟用利用顏色來區分
啟用/非啟用利用顏色來區分

無論是回覆或是轉寄,倘若選取「限期轉寄」的選項,可以很明顯地看得出來新版過圖形化加上簡化的方式,真的讓原本亂七八糟,讓人看到眼花撩亂的介面改掉,要怎麼說呢?就是「讚」!

「限期轉寄」之新舊版本
「限期轉寄」之新舊版本

新版的「個人設定」當中,所新增的項目不多,但是「改善」許多舊版用起來比較麻煩、繁雜、八股的介面,因此讓此用者操作起來得心應手。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Mail2000 V6] 我的檔案篇

介面差異
新、舊兩版之「我的檔案」以及「隨手記」在使用介面上之差異性並不大,除色彩、按鈕更生動、美麗外,以下介紹幾個較明顯的差異:

整體瀏覽頁面差異
其實與舊版相差不大,只有新增或修改一些小地方,要仔細看才找得到呢!

新舊版本的差異
新舊版本的差異

(1)新的上傳介面:新的上傳介面,讓使用者更加便利上傳,詳情稍後介紹。
(2)「新增書籤」選項移除:舊版本中有此功能選項,但新版本中沒有,因測試版的關係?
(3)掃毒檔案:其實這個功能在舊版裡面就有,不知為何此處提供的舊版本沒有此功能。


新增功能

1.新的上傳介面
以往上傳多個檔案的時候,都要一個一個點選。此外,每次都要等待當次上傳完成後,方可繼續選擇欲上傳檔案在等待的時間就只是傻傻地等待,完全不知所措,間接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下圖為舊版的上傳步驟:

傳統上傳的流程圖
傳統上傳的流程圖

Step1.點選「瀏覽」
Step2.選取欲上傳檔案
Step3.檔案選好後,點選「上傳」
Step4.等待上傳(毫無資訊的等待)
Step5.上傳完成

新版的上傳介面透過Flash的技術,來徹底將上述問題解決,讓使用者更加方便上傳檔案。

新版上傳的流程圖
新版上傳的流程圖

Step1.點選「選擇檔案」
Step2.選取欲上傳檔案:一次可選多個檔案
Step3.檔案選好後,點選「開始上傳」
Step4.等待上傳:等待途中有百分比以及長條圖顯示進度(小編覺得好像沒啥用,因為一下子就跳到100%,但實際上卻還在上傳,不知是何種原因,就像Youtube影片上傳的時候一樣),不過這個功能如果可以確實的發揮,使用者就不會傻傻地等待。
Step5(a).上傳完成
Step5(b).停止上傳:如果突然不想上傳檔案,可以立即按下停止上傳的按鈕
Step5(c).移除欲上傳檔案

等待上傳時可做四件事情:
(1)繼續等待上傳完成
(2)停止上傳
(3)選擇新的檔案加入等候佇列中
(4)將等待佇列中的檔案,自等待清單中移除

2.資料夾、檔案名稱長度偵測
這個標題下的有點奇怪,因為我實在不知要如何替接著要介紹的東西,好好下個簡又短的標題。

在探討前,小編我用小小的C++程式產生255個「1」,而第256個數字為「2」,用來輸入數值用。

(1)資料夾
首先,來比較一下新增一個「新資料夾」時,新舊兩版的畫面有何不同,見下圖:

新、舊版「新增資料夾」的差異
新、舊版「新增資料夾」的差異

新舊兩版在輸入資料夾名稱時,兩者最多只能輸入到255位,第256位後便無法輸入,但注意到了嗎?跟舊版比起來,新版少了一行字:「中文 127 個字, 英文 255 字以內」,但是以更Smart的方式來統計已輸入的個數,直接提醒使用者目前已輸入多少數字

修改選項中,也是有同樣的偵測效果,在這一部分新版就做的很好,反觀舊版連提醒都沒提醒,真的會讓人不知所措(但應該只有極少數的人,像小編我這樣無聊到打這麼長的數字吧!),見下圖:

修改選項中的字數偵測
修改選項中的字數偵測

(2)檔案
在檔案方面,就比較複雜些,所以我用流程圖來比較新舊兩版的差異。

[1]新版
新版中的檔名輸入,其實有一個小小小要注意的地方,這個地方也可以說它是一個小小的Bug。可自動偵測是否超過255個數字,但這些數字包含「.副檔名」(如:”.txt”),所以實際可以輸入的數字為251個數字。在此建議開發人員可以將偵測的數字範圍變小,或是將附檔名與檔名分開來計算。見下圖:

檔案名稱最長只可是251個數字
檔案名稱最長只可是251個數字

Step1.數入超過255個數
Step2.將超過的數字刪除
Step3.錯誤發生!依舊太長
Step4.主要原因是255位元含附檔名「.txt」
Step5.刪去1111四位數,即可正確儲存

[2]舊版
在舊版方面,沒有輸入個數的提示,但如果輸入超過的話,最後還是依舊會提醒使用者。不過,於舊版中基本上也碰到與新版方面的問題,其檔名最長可輸入的個數較新版少,可輸入的個數為「247」個數

[3]統整
從[1]、[2]的資料統整起來,新舊兩版本的差異可由下表明確得知:

新舊版「資料夾」、「檔案名稱」長度比較表
新舊版「資料夾」、「檔案名稱」長度比較表


※補充:檔案內容編輯
小編在「寄信篇」中有提及到:「在新版使用環境中,依舊保留著編輯區大小的設定選項,不過這個選項的功用似乎完全沒用。」(下圖) 後來我發現原來這個編輯區大小的設定還是有用的,其設定的用途便是用來設定「檔案內容編輯區域大小」

「檔案內容編輯」與「信件編輯」區塊大小設定差異
「檔案內容編輯」與「信件編輯」區塊大小設定差異

也就是說,檔案內容編輯區塊如果覺得太小的話,必須自行去個人設定中設定其編輯區塊大小,無法像信件編輯的區塊,在旁邊提供一個自行調整區塊大小的按鈕,說實在真的有點不太方便!希望開發小組未來在這一區塊,可以加強。


※補充:隨手記
「隨手記」在新舊兩版中,除了小圖示有更新外,功能方面完全相同,沒有改變!不過就在剛剛,小編想說無聊拿一下上方好多個「1」來試試看放到隨手記中會不會有範圍限制的問題,於是就將256*X倍的「1」放進去內容,就在這時發現有Bug發生。不過此Bug的發生,經小編的測試後,只發生在IE的瀏覽器,其餘兩大瀏覽器「Firefox」與「Chrome」皆沒發生錯誤。雖然說其他兩大瀏覽器都沒發生錯誤,不過IE瀏覽器的市占率還是很高,希望開發人員可以找出原因並修正。

隨手記在IE9中發生錯誤
隨手記在IE9中發生錯誤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Mail2000 V6] 信件匣篇

介面差異
首先,介紹新版與舊版本於信件匣「使用介面」上之差異性,除色彩、按鈕更生動、美麗外,還有下列差異:

1.整體瀏覽頁面差異
其實與舊版相差不大,只有新增或修改一些小地方,要仔細看才找得到呢

收件匣新舊版本的差異
收件匣新舊版本的差異

(1)可追蹤狀態:新版中新增此選項,至於何謂「可追蹤狀態」呢?煩請參閱上一篇(寄件篇)文章。
(2)相關信件:可將相同性質的信件集合在一起,如:標題相同、回信等,詳情稍後介紹。
(3)選擇日期範圍:透過行事曆的方式來將信件分類,詳情稍後介紹。
(4)名稱更改:舊版的名稱為「顯示詳細資料」,而新版改為「顯示信件標頭」,功能、顯示方面不變。
(5)列印多了LOGO:列印時會印出OpenFind的Logo,詳情稍後介紹。
(6)HTML/純文字模式切換:可以快速的切換兩種不同模式來看信件。
(7)時區可調整:新版中可以於個人設定中調整時區,方便出國朋友們不需自己換算時間。

2.開新視窗差異
其實開新視窗後的差異,除工具選單與上方介紹的有些許變更,以及右上方頁數顯示所用的色彩不同外,其他都一樣。至於右上方頁數顯示方面,舊版方面所用的色彩較佳,因新版的顏色與背景顏色幾乎相同,看不清楚(如下圖),可能開發小組沒注意到面板風格若不同,可能造成不同顯示效果的因素。

新版的頁數顏色與背景顏色幾乎相同,看不清楚
新版的頁數顏色與背景顏色幾乎相同,看不清楚

3.信件匣管理介面
在「信件管理」選項介面中,功能方面完全沒變,不過使用操作方面簡化了不少,提供選項讓使用者勾選,方便一次打包的方式來備份,不需一個一個信件匣來備份

新舊兩版之信件匣管理介面
新舊兩版之信件匣管理介面


新增功能

1.相關信件
此功能可找出與該信件「相關」的其他信件,至於何謂「與該信件相關」?其定義為何?起初我以為此功能只是把標題相同的信件收集起來而已,但後來寄信去詢問才確切得知「與該信件相關」的定義、規則,其定義不只是收集相同標題信件而已。

相關信件的規則、定義可分成三種:(1)與該信件標題「類似」的信件、(2)與該信件所屬的所有回信、(3)與該信件所屬的所有轉寄,其實(2)(3)可以說是(1)的子集合啦!

利用文字來說明可能有點抽象,小編直接拿實例來說明之:
以點選標題為「[相關] Mail2000 好用 !」的信件為例

相關信件使用步驟流程圖
相關信件使用步驟流程圖

Step1.點選信件
Step2.點選「相關信件」按鈕
Step3.結果呈現

其呈現的結果除了可以看見相同標題的信件,亦可看到相同標題的回信(Re:)、轉寄(Fw:),以及「[相關] Mail2000 好用 !」、「[相關] Mail2000 好用到爆 !!」、「[相關] Mail2000 太好用 !」等相似標題的信件(參閱上圖或下圖)。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還是有漏網之魚,如標題為「Mail2000 好用 !」、「Mail2000 好用到爆!」等相關標題,就無法找到(如下圖)。

相關、非相關信件顯示
相關、非相關信件顯示

2.選擇日期範圍
最早我們須依照日期由前到後或是由後到前來排列日期,之後發展到可以選擇依照本日、本周、本月等方式來排列信件,如今可以透過行事曆的方式點選某日、某月、某年的信件了!

新版可由行事曆點選欲觀看信件之日期範圍
新版可由行事曆點選欲觀看信件之日期範圍

使用步驟如下圖所示:

選擇日期範圍的流程圖
選擇日期範圍的流程圖

Step1.點選月曆小圖示
Step2.選取範圍(年、月、日)
Step3.完成

在前幾篇小編我有提及希望未來可以透過類似行事曆的方式來瀏覽信件並非指上方提及的方式來瀏覽,而是操作介面是一個大的行事曆,而行事曆中的每一天可以顯示郵件的標題,每個寄件者有不同的顏色來辨別,這樣設計方法是前所未有的設計(如下圖)。

小編我想出來完全與行事曆整合起來的信箱系統,蠻XXX的吧!(笑)
小編我想出來完全與行事曆整合起來的信箱系統,蠻XXX的吧!(笑)
(註明:畫面修改自Google日曆,無任何商業用途)

3.列印多了LOGO
使用新版郵件系統內建的列印按鈕功能,其列印的信件最上方會加入OpenFind企業Logo的圖案(下圖)。說真的,我蠻反對這一項的改變,原因有:
(1)使用者皆為付費而非免費,此法使人感到是透過印出的文件來幫公司打廣告(或許是我想太多?)。
(2)雖然說只有小小的Logo,但多次使用後,浪費許多墨水

新舊信箱系統的列印比較
新舊信箱系統的列印比較

雖然Mail2000真的很讚,但我個人真的蠻反對此作法,倒是建議開發人員可以參考下列做法:
(1)給使用者自行設定是否要印出Logo的選項
(2)多一個Logo及水平線,的確是會給人感到整體文件更專業的感覺,不過建議可以將Logo擺放的位置,可以讓使用者上傳自己喜歡的Logo、圖片取代OpenFind企業Logo。

4.時區可調整
老實說,這個新增的功能,如果不仔細看,真的很難發現唷!舊版信件時間皆以台灣標準時間(UTC+8)來顯示,但如果出國遊玩、留學等,都須自己換算時間,實在有點麻煩。

新舊版出國後,到不同時區的差異
新舊版出國後,到不同時區的差異

新版的系統中,預設時間當然還是以台灣標準時間為主,倘若出過後想要調成當地的時間,其步驟如下圖:

調整時區的步驟流程圖
調整時區的步驟流程圖

Step1.左邊功能選項,選擇「個人設定」
Step2.選擇「使用環境」
Step3.「一般」選項 /「時區」/ 挑選時區
Step4.「確定」完成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Mail2000 V6] 寄信篇

介面差異
首先,介紹新版與舊版本於寄件時所用「使用介面」上之差異性,除前篇提及到的色彩、按鈕更生動、美麗外,還有下列差異:

1.按鈕文字
在舊版本中寫信按鈕上的文字為「編輯」,而新版中則以更白話方式,以「寫信」來取代原本「編輯」的文字(如下圖)。

新、舊寫信按鈕之差異
新、舊寫信按鈕之差異

2.右方快捷鈕
舊版本:按進去後為預先編輯好的信件範本(如上圖),提供使用者選擇。
新版本:將原本信件範本的功能放置於寫信介面中,取而代之的功能是「開啟新視窗寫信」的功能。

3.編輯介面
新版介面新增、修改4個地方(如下圖),其新增的功能稍後介紹之:

新版介面新增、修改4個地方
新版介面新增、修改4個地方


(1)附檔欄位:在舊版中,此欄位出現是當有檔案確實被附加時才出現。
(2)範本欄位:此功能於舊版是預設在左方功能按鈕中(參閱1.按鈕文字),將此欄位搬移至編輯介面中,除了讓使用者更加方便外,也讓本來空白的地方,增添一些美感。
(3)按鈕靠左對齊:舊版本中是靠右對齊(參閱影片)
(4)編輯頁面大小:此功能是我最推薦的功能之一,往往寫信的時候,明明螢幕尺寸很大,在舊版本中都要手動至環境設定的頁面中設定,有點囉嗦、麻煩。新版本中,這項功能的出現,使用者更加方便的編寫信件。


Mail2000 After and Before 寄信篇
新版與舊版本於寄件時所用「使用介面」上之差異性。

4.功能列
(1)附檔
舊版中有三種方式來上傳附檔:電腦檔案、Mail2000線上檔、透過網址下載。然而在新版本中,將第三種「透過網址」的上傳方式給予取消,不知是暫時或是其他原因呢?老實說,我覺得此方式很方便,不須透過使用者上傳,但願是因測試版的關係,才沒有此功能。

附檔在新舊版本之比較
附檔在新舊版本之比較

(2)編碼
新版去除正體轉簡體、簡體轉正體,取而代之是增加「自動偵測」的功能。

編碼在新版中增加「自動偵測」功能
編碼在新版中增加「自動偵測」功能

(3)選項
舊版中,若由草稿匣開啟編輯信件,一旦寄出便會自動刪去草稿匣中的信,若想要再修改一下,寄另外一封給人,就必須從信件備份匣中重新編輯寄送。在新版本中,新增「寄出後刪除草稿」以及「可查詢遞送狀態」(後方詳細介紹)的選項,讓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使用。雖然只是小小的功能,但對一些使用者來說,可能是大大的幫助呢!此外,新版中移除轉碼的選項。

新版本中,新增「寄出後刪除草稿」、「可查詢遞送狀態」的選項
新版本中,新增「寄出後刪除草稿」、「可查詢遞送狀態」的選項

(4)儲存
起初認為這個功能在舊版反而較好,因新編輯頁面就是第一次編輯,何必還要像新版中多一個儲存的按鈕,就儲存新草稿就好了不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怎麼說?第一次存成新草稿後,舊版中依舊停在原本畫面,故可繼續編輯,但這時問題來了,若打到一半要儲存,由於畫面還是與原本相同,沒有單一儲存按鈕,故必須存成另個新草稿,也就是會多一個信件檔案出來,必須手動去刪除,造成使用者的麻煩,這可說是舊版中的一個Bug。

儲存草稿
儲存草稿

(5)預覽
於下圖兩版本比較之下,可明顯看出新舊版版的差異,新版加上Openfind的Logo、水平線以及多一對關閉與寄出的按鈕,為何會多這一對呢?小編我想了許久,目前還沒想到。

兩版本信件預覽的比較
兩版本信件預覽的比較


新增功能

1.編輯頁面大小
上方有提及到過,這個功能的出現真的讓使用者非常的便利,在此,更詳細的說明此功能:舊版中在編輯前必須去使用環境中設定,編輯區的顯示範圍,而且都要像玩猜猜樂一樣(如下圖),必須猜猜看哪一個大小比較適合。新版本則是讓使用者更便利,直接在編輯區旁給使用這來設定,並且不在像舊版那麼死板,直接用百分比或是符合螢幕的選項給使用者挑選,比較人性化。

編輯頁面大小
編輯頁面大小

起初,我以為新版有個Bug:在新版使用環境中,依舊保留著編輯區大小的設定選項,不過這個選項的功用似乎完全沒用,也就是說新版中的這個功能,已經完全失效,既然完全失效,為何還要給人設定呢?還是有其他作用?

後來在編輯「我的檔案篇」時,發現編輯區大小的設定,其實是給「檔案內容的編輯區塊」所使用,而並非給編輯信件時所使用之,故還是有用途的。其詳情可參閱「我的檔案篇」

2.上傳附加檔案
(1)上傳狀況
舊版中,一旦要上傳附檔(特別是很大的檔案),選擇好並且確認後,使用者無法立即得知目前上傳狀況是怎樣,就只能乾等。

新版中,於選好檔案並確認後,在寄信介面之附檔欄位有相關訊息,當滑鼠移動至欄位時,會顯示出目前為[上傳中]或是[完成](如下圖)。比較可惜的是,如果能夠顯示目前上傳的進度或是大小,以及上傳到一半可以取消上傳的選項,這樣的話會很好,希望下一版可以納入考量。

上傳狀況 x 單一檔案太大提醒
上傳狀況x單一檔案太大提醒

(2)單一檔案太大提醒
舊版中,往往都要上傳完後才通知無法傳送,這樣造成使用者非常的不便。新版中,如果檔案太大的話,在上傳前便會先行提醒,並通知使用者取消(如上圖)。

(3)上傳前計算統計檔案大小
當某檔案欲加入已含有許多檔案的信件,在上傳之前,系統會先統計加上此檔案後的大小,倘若會超越單封信件能夠傳送的檔案時,便會跳出提醒(如下圖)。

上傳前計算統計檔案大小
上傳前計算統計檔案大小

3.預約寄信
舊版預約寄信,續透過手動的方式來依序選擇日期。在新版當中,透過行事曆的方式,利用「點選」的方式即可快速選擇日期,此外也不需另外叫出Windows內建的行事曆來對照星期幾,方便了許多

預約寄信
預約寄信
透過行事曆的方式,即可快速選擇日期

4.可查詢遞送狀態
我們使用手機寄送簡訊,過一會兒後會收到對方是否成功收到此簡訊的回傳訊息。新版的信箱系統就是運用這個道理,來確認對方收到信的狀況。在此小編我直接用例子來說明,比較容易理解:

一、討論項目
(1)首先將寄送出去的信件分成三大類:
[1]內部寄件:拿自己寄給自己為例
[2]外部寄件:寄到舊版信箱或是其他Yahoo、Google等信箱
[3]錯誤位址:寄信至錯誤的郵件地址,而錯誤的地址又分成3大類
1) 123@123:@後只有一小串數字
2) 123:@後沒有輸入位址
3) 123@jfie.ck.123:@後有完整地址,但此地址實際上不存在這世界上
4) 123@mail2000.com.tw:外部主機沒有此帳號存在

(2)探討對方收到信後的情況
[1]收到後信件不開啟(不做任何動作)
[2]收到後將信件開啟
[3]收到後將信件刪除
[4]由回收桶移回收信匣(刪除後移回收信匣)
[5]信件被讀取後,再改成未讀取
[6]對方將送件方加入排外名單

二、寄送郵件
步驟流程:(如下圖)
[1]傳送信件前,至功能列中勾選「選項」/「可查詢遞送狀態」
[2]傳遞信件
[3]至「送信匣」或「虛擬信件匣」/ 「可追蹤狀態」即可查詢
[4]點選收件人旁的小圖示
[5]即可顯示出郵件遞送的情況

查詢遞送狀態的步驟流程圖
查詢遞送狀態的步驟流程圖

三、「查詢遞送狀態」的結果顯示
(1)內部寄件(自己寄給自己)、外部寄件(寄到其他信箱)
收信者收到後處裡信件的情況,有許多種可能,所以回傳的結果當然也會有所不同,不過這只針對內部寄件才有較多效果作用(如下圖表格)。寄到外部的信箱,由於對方系統沒有支援此功能,故無法判別許多種狀況。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倘若對方將送件方加入排外名單,針對內部寄件會顯示遞送失敗,不過若寄到外部信箱,則依舊顯示遞送成功。此外,對於內部寄件時,對方若將其刪除後再移回收件匣,會顯示成已讀取,而不是已刪除,這是個蠻有趣的地方。

內部寄件、外部寄件的結果顯示
內部寄件、外部寄件的結果顯示

(2)錯誤位址:寄信至錯誤的郵件地址
送件錯誤時,基本上多數都是因為地址寫錯的關係,除了系統會回傳一封送件失敗的信件外,新版的寄件系統也會自動判斷失敗的原因(參見下表)。

錯誤位址寄件後的結果顯示
錯誤位址寄件後的結果顯示

補充:
123@123:這似乎是一個Bug,系統會一直重新寄送,造成無窮迴圈的情形發生。
123:@後沒有位址,系統會自動判斷成123@068.v6.mail2000.tw,也就是內部寄件

(3)信件遞送中
如果當網路比較慢,或是對方主機回應較慢等原因,在結果欄位會有「信件遞送中」的圖示(如下圖)。待一陣子後,重新整理狀態視窗,即可看到傳遞的結果。

各類小圖示
各類狀況小圖示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Mail2000 V6] 使用介面篇

如果把新信箱系統的面板風格設定成與舊版本的系統相同,比較兩版本的信箱介面後,差異其實不算太大,可以參閱下面影片。


Mail2000 After and Before
建議將畫面全螢幕並且畫質選擇720P,會更清楚看到兩版本的差異。

透過上方影片可清楚得知新舊版本在使用介面的差異上,不會相差很大,故對舊有使用者來說,可以很輕鬆的上手。那麼到底是新增或是更改了那些東西呢?在此整理一下新版本於使用介面上有新增或是更改的項目(參閱下圖):

使用介面新增、更改之項目
使用介面新增、更改之項目

1.圖片PNG化
新版本中,多數非動畫的圖片、按鈕皆改採用失真較低的PNG檔來存其圖片,故色彩可表達出更多元、更豐富,此外PNG檔案也支援透明背景,故也取代GIF的特有性質。唯須注意使用者若使用較舊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PNG的透明背景功能,圖片瀏覽起來會怪怪的,但現今多數的瀏覽器皆以支援,故較沒有此問題。

圖片PNG化
圖片PNG化
色彩可表達出更多元、更豐富

2.快捷按鈕
此功能於舊版本便有,而新版本中將其按鈕重新設計,並以PNG低失真的方式呈現出更加美觀、專業。此外,按鈕位置與頁面頂端距離拉開,加上圖片本身的視覺效果,使得按鈕變大的感覺(如下圖),其實按鈕本身沒變大,甚至寬度還縮小。除此之外,舊版本中往往要設定快捷的按鈕,都要到「個人設定」選單中設定,新版本中直接在旁多個「設定快捷列」的按鈕,讓使用者不必辛苦找設定的頁面。

新舊快捷按鈕比較
新舊快捷按鈕比較

3.寬度增大
畫面顯得更加協調

4.Logo更新
Mail2000的字樣由原本的斜體改成正體,給人更加專業且簡單流行風的感覺。此外,Openfind的公司名稱加入,可間接地加深、加強使用者對其Mail2000母公司Openfind的形象、印象,這便如VAIO筆記型電腦為何都會加入Sony公司的名稱一樣。

Mail2000 Logo演化史
Mail2000 Logo演化史

5.小圖示更新
不只是下圖的收件夾圖示更新,許多按鈕也在新版本中更新其按鈕的圖示,希望別差太多難以辨認就好 :-)。

6.系統公告欄
此欄位主要是系統管理者公告給使用者的資料訊息。以往系統管理者主要透過信箱或網站首頁公告的方式,來告知使用者重要訊息,但往往使用者都看過一次就刪除或忘記,所以導致會發生一些不必要的紛爭。透過這個欄位的方式,讓使用者每次登入信箱後,便可看到系統管理者的重要訊息。

7.轉寄資訊欄位
可以得知自動轉寄以及自動信件過濾的資訊

新版的使用介面,老手大多數可立即上手,因為與舊版本的差異不算太大。剛剛突然發現新版本的行事曆不見了?不知道是為什麼,是因為測試版的關係,所以暫時沒開放給大家用吧?

題外話:雖然說內建的行事曆我幾乎都沒在使用,不過如果能夠將信件與行事曆整合在一起,那一定會是很特別的信箱,因為似乎都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有這樣的設計,希望Mail2000以後能有類似行事曆閱讀信件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