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兩版之「我的檔案」以及「隨手記」在使用介面上之差異性並不大,除色彩、按鈕更生動、美麗外,以下介紹幾個較明顯的差異:
整體瀏覽頁面差異
其實與舊版相差不大,只有新增或修改一些小地方,要仔細看才找得到呢!

新舊版本的差異
(1)新的上傳介面:新的上傳介面,讓使用者更加便利上傳,詳情稍後介紹。
(2)「新增書籤」選項移除:舊版本中有此功能選項,但新版本中沒有,因測試版的關係?
(3)掃毒檔案:其實這個功能在舊版裡面就有,不知為何此處提供的舊版本沒有此功能。
新增功能
1.新的上傳介面
以往上傳多個檔案的時候,都要一個一個點選。此外,每次都要等待當次上傳完成後,方可繼續選擇欲上傳檔案,在等待的時間就只是傻傻地等待,完全不知所措,間接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下圖為舊版的上傳步驟:

傳統上傳的流程圖
Step1.點選「瀏覽」
Step2.選取欲上傳檔案
Step3.檔案選好後,點選「上傳」
Step4.等待上傳(毫無資訊的等待)
Step5.上傳完成
新版的上傳介面透過Flash的技術,來徹底將上述問題解決,讓使用者更加方便上傳檔案。

新版上傳的流程圖
Step1.點選「選擇檔案」
Step2.選取欲上傳檔案:一次可選多個檔案
Step3.檔案選好後,點選「開始上傳」
Step4.等待上傳:等待途中有百分比以及長條圖顯示進度(小編覺得好像
Step5(a).上傳完成
Step5(b).停止上傳:如果突然不想上傳檔案,可以立即按下停止上傳的按鈕。
Step5(c).移除欲上傳檔案
等待上傳時可做四件事情:
(1)繼續等待上傳完成
(2)停止上傳
(3)選擇新的檔案加入等候佇列中
(4)將等待佇列中的檔案,自等待清單中移除
2.資料夾、檔案名稱長度偵測
這個標題下的有點奇怪,因為我實在不知要如何替接著要介紹的東西,好好下個簡又短的標題。
在探討前,小編我用小小的C++程式產生255個「1」,而第256個數字為「2」,用來輸入數值用。
(1)資料夾
首先,來比較一下新增一個「新資料夾」時,新舊兩版的畫面有何不同,見下圖:

新、舊版「新增資料夾」的差異
新舊兩版在輸入資料夾名稱時,兩者最多只能輸入到255位,第256位後便無法輸入,但注意到了嗎?跟舊版比起來,新版少了一行字:「中文 127 個字, 英文 255 字以內」,但是以更Smart的方式來統計已輸入的個數,直接提醒使用者目前已輸入多少數字。
在修改選項中,也是有同樣的偵測效果,在這一部分新版就做的很好,反觀舊版連提醒都沒提醒,真的會讓人不知所措

修改選項中的字數偵測
(2)檔案
在檔案方面,就比較複雜些,所以我用流程圖來比較新舊兩版的差異。
[1]新版
新版中的檔名輸入,其實有一個小小小要注意的地方,這個地方也可以說它是一個小小的Bug。可自動偵測是否超過255個數字,但這些數字包含「.副檔名」(如:”.txt”),所以實際可以輸入的數字為251個數字。在此建議開發人員可以將偵測的數字範圍變小,或是將附檔名與檔名分開來計算。見下圖:

檔案名稱最長只可是251個數字
Step1.數入超過255個數
Step2.將超過的數字刪除
Step3.錯誤發生!依舊太長
Step4.主要原因是255位元含附檔名「.txt」
Step5.刪去1111四位數,即可正確儲存
[2]舊版
在舊版方面,沒有輸入個數的提示,但如果輸入超過的話,最後還是依舊會提醒使用者。不過,於舊版中基本上也碰到與新版方面的問題,其檔名最長可輸入的個數較新版少,可輸入的個數為「247」個數。
[3]統整
從[1]、[2]的資料統整起來,新舊兩版本的差異可由下表明確得知:

新舊版「資料夾」、「檔案名稱」長度比較表
※補充:檔案內容編輯
小編在「寄信篇」中有提及到:「在新版使用環境中,依舊保留著編輯區大小的設定選項,不過這個選項的功用似乎完全沒用。」(下圖) 後來我發現原來這個編輯區大小的設定還是有用的,其設定的用途便是用來設定「檔案內容編輯區域大小」。

「檔案內容編輯」與「信件編輯」區塊大小設定差異
也就是說,檔案內容編輯區塊如果覺得太小的話,必須自行去個人設定中設定其編輯區塊大小,無法像信件編輯的區塊,在旁邊提供一個自行調整區塊大小的按鈕,說實在真的有點不太方便!希望開發小組未來在這一區塊,可以加強。
※補充:隨手記
「隨手記」在新舊兩版中,除了小圖示有更新外,功能方面完全相同,沒有改變!不過就在剛剛,小編想說無聊拿一下上方好多個「1」來試試看放到隨手記中會不會有範圍限制的問題,於是就將256*X倍的「1」放進去內容,就在這時發現有Bug發生。不過此Bug的發生,經小編的測試後,只發生在IE的瀏覽器,其餘兩大瀏覽器「Firefox」與「Chrome」皆沒發生錯誤。雖然說其他兩大瀏覽器都沒發生錯誤,不過IE瀏覽器的市占率還是很高,希望開發人員可以找出原因並修正。

隨手記在IE9中發生錯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